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第一场研讨会
主持人:公婷教授(香港城市大学)
《保护、激励和中国公私部门养老金待遇差异的精算评价》
作者:贾洪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副研究员)
点评人:岳经纶教授、叶娟丽教授
《中国房地产税的支付能力探究》
作者:张平(复旦大学讲师)
点评人:王秋石博士、张光教授
第二场研讨会
主持人:米加宁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公共管理学报》主编)
《行政体制与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作者:高翔(浙江大学副教授)
点评人:敬乂嘉教授、何艳玲教授
她首先提问为什么一些建制镇(包括县城城镇)在经历早期工业化发展后,城镇规模就很难进一步扩大,达到更高的城市化水平呢?文章通过考察强镇扩权、小城市试点改革中,高层级政府赋予乡镇政府资源、权力等的变化,分析制约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文章得出了现有行政体制是一种有偏的制度安排以及等级制的行政体制制约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进而制约乡镇城市化的的可能性的研究结论。点评人敬乂嘉教授认为,影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不仅有外部激励,还有政府的内部架构和体制安排,因此在研究问题的界定中,应该区分激励体制和行政体制,同时文章应注意“强镇扩权”改革环境的交代,对制度改革的供给者及其目的有清晰的认识,之后再建构本文的研究问题。
何艳玲教授强调纵向的激励机制和横向的政府内部权力架构是两回事,根据研究问题,本文应把注意力放在内部权利机构设置上。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的简化研究问题,理清文章思路逻辑,精准定位研究目标。
《小组机制:科层治理运动化的实践渠道》
作者:原超(山西大学讲师)
点评人:孔繁斌教授、公婷教授
他认为“地方领导小组”是中国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半正式化的程度的、高等级化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它通过将中国的干部管理责任制吸纳入其组织结构中,通过将水平协调问题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垂直管理问题。
点评人孔繁斌教授认为,运动式治理是中国特色,领导小组的研究是今天我们再来关注运动式治理的运作机制的好渠道。文章研究的结论应该再加提炼,抽象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比如领导小组对解决跨部门管理协调困难有什么启发,应加强和经典文献的对话,使这个研究回到公共行政学本身上面。
公婷教授认为原超的研究问题非常好,文章非常规范。但文章的关键概念科层治理、运动式治理、小组机制的界定需要进一步清晰化;在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处理上影注意阐述“领导小组“的普遍性问题,凸显本文的研究意义。朱春奎、罗梁波、米加宁和敬乂嘉教授也对该文章做了评论。
第三场研讨会
主持人:孔繁斌教授(南京大学)
《研发补贴的依赖度、连续性与企业研发投入 ——基于18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作者:温明月(南京大学讲师)
点评人:朱春奎教授、王秋石博士
《财政结构与地方政府治理绩效:市场化转型时期的中国经验(1997-2009)》
作者:游宇(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
他研究了财政支出分权和地方政府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文章提出“省以下政府财政支出分权程度越高,则地方政府治理绩效越好”和“地方的发展型支出比重将恶化政府治理绩效”等研究假设,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该文得出省以下分权会显著促进政府治理水平,即下沉到地市和县乡的财政支出越多将带来更好的政府治理绩效和发展型支出越高,地方治理绩效越低的研究结论。
敬乂嘉教授和牛美丽教授对该文做出评论,两位老师一致提出该文的因变量“地方政府治理绩效”的操作化过程不够严谨。敬乂嘉教授提出,治理绩效概念在我国不断变化发展,有很强的时效性,用现在的治理绩效概念反推过去,会产生偏差;文章的研究结论中的地方政府指的是哪一个级别必须清楚,不能概而化之。牛美丽教授认为,该文文献和假设之间的关系不够顺畅,地方分权的测量应有很多方法,本文如何选择应做清晰交代。
第四场研讨会
主持人:敬乂嘉教授(复旦大学)
《中央政府注意力变动机制探究 ——基于毛泽东年谱中2614段批示的实证分析》
作者:陈思丞(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点评人:孔繁斌教授、朱亚鹏教授
《调试与变迁:中国共产党民主观的演变(1921-2015)——基于历届党代会报告的词频分析》
作者:郑吉峰(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
点评人:公婷教授、孔繁斌教授
第五场研讨会
主持人:陈天祥教授(中山大学)
《政府绩效主客观评价的关联性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作者:李文彬(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点评人:米加宁教授、张光教授
点评人米加宁教授首先肯定了该文是一篇标准的定量研究,同时提出仅仅用方程和面板数据尚不足以总结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且问卷统计的可靠性值得商榷,另外在操作手法上问卷的可靠程度存疑,比如老百姓很难理解什么是政策的连续性。希望作者能够对科学方法的实用性多加考虑。
张光教授指出论文中引入的公共服务水平变量,在政府客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已经出现过,尽管只占有3.1%的权重,但毕竟不合适。作者更应当控制起来的是县(市)和区的差别,众所周知,市辖区与县市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非常不同。他建议作者未来把研究延伸至具体的公共服务的客观绩效指标和公众对具体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的相关性问题。
《媒体报道能提升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吗?》
作者:张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郑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点评人:朱春奎教授、王秋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