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 211 工程”、“ 985 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 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1923 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从最初的培养师范类人才开始,到现在多学科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外语教育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办学史上精彩的一笔目前日语系开展了哪些特色教育?毕业生们的就业情况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本期我们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主任王志松老师 百年名校底蕴丰厚 日语教育理念传递正能量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校,下设 60 多个本科专业其中日语专业始建于 1972 年, 1973 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7 年建立硕士研究生点, 2011 年设立博士点研究生教育设有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日本文学、日本文化四个研究方向 据王志松老师介绍,日语系现有教师 12 名,其中教授 4 名,副教授 5 名,外籍教师 1 名所有教师均有长期留学日本或执教日本大学的经历“老师们各有所专,研究领域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文化、社会等方面,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3 项、省部级重大项目 1 项、省部级一般项目 3 项,另有横向项目若干”,王志松老师说,“ 2011 年,我校日语系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同编著的《基础日语综合教程》被教育部确定为 2011 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开放式课堂 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每年招收本科生 25 名,实施小班精英教学据介绍,每年班内还有若干名外国留学生,这也为国内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日语教育流行“日语+”,也就是说,日语人才不仅需要懂得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还应掌握更多综合能力,实现语言的灵活运用,并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北京师范大学的日语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与语言能力的同步发展 2015 级学生刘子玉说:“老师时常教导我们,学外语不能只看国外,更应该通过学习外国的语言和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学会用外语弘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优秀文化和优秀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风景之金声木铎 “外语 + ”正流行 完备多元的辅修双学位制度 王志松老师告诉记者,北京师范大学目前开设了 60 多个专业,其中文科类学科齐全,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其中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汉语言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些学科由教授带队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两百多种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六大模块同时还开设辅修和双学位课程,日语系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人生规划,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多学科的资源获得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2015 届毕业生张一诺现在就读于日本上智大学环境学专业她说:“北师大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它们共同铸造的人文精神在四年中深深地影响着我” “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丰厚的教育学资源,日语系还专门开设了教育学模块的课程,学生们选修相关课程、参加教育实习和相关考试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王志松老师说 日语系学生访问日本小学 出国留学 + 国内实践 大学四年实现人生蜕变 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与日本北海道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学艺大学、大阪大学、广岛大学、金泽大学、横滨大学、埼玉大学等 20 多所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可以派遣学生赴日学习“去这些大学留学均可免除学费,留学期间所修学分可直接转换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分其中部分交流项目还提供奖学金”,王志松老师说 日语系每年还会为学生提供参加中日友好协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等机构组织的访日活动,或者接待日本的访华团体“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均有赴日留学或访问的机会”王志松老师说,“正好前几天( 6 月 14 日)我们接待了日本大学生访中团一行 63 人,晚上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晚宴上,学生们还表演了歌舞节目,合唱了《北京欢迎你》” 2012 级学生勾宇威作为日本文部省奖学金研修生,在东京学艺大学留学了一年她说:“日本留学的一年里,我参观了群马县大泉町的巴西人学校,经常和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一起做饭、聊天,周末也参加日本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教日本人做中国菜留学生活让我慢慢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渐渐学会了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很多事情,从而获得了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我所生活的国家和文化的机会” 学生在“异域风情街”活动上体验穿和服 除了有机会出国交流学习,丰富的校园活动也充实了学生们的生活“在每年的‘异域风情街’活动上,日文系的同学们所展示的日本风情,比如体验穿和服、做日本料理、提问日本文化小知识等等,都能吸引大量的师生、路人参与其中”,王志松老师说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每年还会举办各种科研创新活动以 2015 年为例, 2013 级日语系学生共获得 2 项国家级创新项目、 2 项市级创新项目和 1 项校级创新项目立项,经过一年科研工作,均顺利结项,其中刘星粤同学主持的国创项目《中国古典小说在日本动漫中的再创作》被评为优秀项目 刘星粤在回顾创新活动时说:“对于小语种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常有科技竞赛,也不常撰写论文发表意见,最能够与学术研究相关联的应该就是申请参加本科生创新项目了而我正是有幸借此申请主持国创,迈出了了解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从选题到收集筛选资料,收集不到足以支撑观点的论据、项目研究时间安排不合理、论文格式错漏百出、成员内部意见不统一……这些都是我不断遭遇的问题,但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却是件有趣的事国创是我四年学习生活最亮眼的一笔颜色” 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王志松老师告诉记者,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毕业生近五年就业(包括留学和升学)率为 100% ,且去向广阔“以去年毕业的 2015 届为例,共有毕业生 21 人,其中有 12 人读研究生他们有 5 人选择出国留学,包括英国 1 人,日本 4 人,分别为东京大学、东北大学、上智大学和广岛大学; 7 人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著名学府深造就业的毕业生大多考取了公务员,在北京银行、厦门航空公司等大型企业就职”,王志松老师说 资源带来机遇,眼界决定高度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腾飞到广阔世界的优质平台目前在日本某大学任教授的毕业生感叹道:“在日本的大学里从事研究教学,深感母校培养了我两种至今依旧受益的能力:一是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二是在此基础上与日语母语者沟通交往的能力教师们费心组织的与日本留学生的多种交流活动,成为学以致用及交友的宝贵契机” 1993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的杨蓓回忆在校期间的学习时表示:“母校殷实的资源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态度,甚至是生活方式眼界决定高度当时的信息渠道并没有今天这般多元化,但日语系老师教我们了解异国文化、礼仪,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令我们更加顺利地融入进去
【高校日语专业系列访谈】北京师范大学:培养多元化日语精英人才,毕业论文
3997
来源:
Licence:
联系:
分类:
平台:
环境:
大小:
更新:
标签:
免费下载
×
温馨提示
请用电脑打开本网页,即可以免费获取你想要的了。